《中国食品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后稷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18-05-22
近日,由陕西省科协、陕西省高校联合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科研院联合承办的“后稷青年学者论坛—暨第一届食品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召开。大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刘学波教授主持,来自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北农科大的专家、青年科教人员、博士后、研究生、相关企业代表等总计300余人出席了论坛。
本次论坛主要从“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控制”“食品加工工程”三个方向,围绕食品产学研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营养和健康需求。来自江南大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李兆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刘蓉教授以及西北农科大“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王丽教授分别做了特邀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陈明训副教授就“油菜种子脂肪酸调控机理”研究,报告了其最新的科研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刘志刚副教授的“芝麻酚神经保护功能与机制探索”展示了食用芝麻中的主要成分芝麻酚在人类脑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成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院吴海波副教授的“维生素A酸通过诱导miR-219高表达来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报告,介绍了其新的研究进展。
来自食品学院的引进人才刘夫国副教授发表了该课题组在生物大分子共价复合物形成机制及对β-胡萝卜素的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冯宪超副教授围绕蛋白多酚互作对凝胶特性的影响,生动展示了研究机理;李文浩副教授介绍了物理修饰对淀粉理化性质、消化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方面的机制研究;段翔副教授围绕目前食品营养健康方面的国际前沿热点鸡蛋孵化期间卵白蛋白致敏性及其抗原表位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引起热烈提问与互动。
会议还邀请到食品学院的9位青年学者为会议分论坛发表各自研究进展,王妍入博士的“食品中污染物免疫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王周利博士的“果蔬制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免疫磁性分离及快速检测”,季艳伟博士的“纳米抗体及花状纳米金在真菌毒素免疫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张敏博士的“石墨烯表面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烟碱农药的新方法”,马婷婷博士的“胡萝卜汁加工中单元操作对其次生代谢物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张春玲博士的“微酸性电解水的应用”,唐文志博士的“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的电化学快速检测研究”,刘芳博士的“苹果中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特性、功能及褐变调控机制研究”,李梅博士的“长期摄入游离态CML 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等报告,都在与会者中反响良好。